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芝加哥大学情报学家Swanson通过研究关于镁和偏头痛的医学文献得到一个有趣的发现:“镁”和“偏头痛”两个关键词进行合并检索后并无结果,但两者具有非直接相关的文献各超过了60篇,且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引用。从医学上看,镁缺乏会导致某种生理改变,而这种改变是与偏头痛相关的。。
基于这些发现和思考,Swanson认为镁缺乏可能会导致偏头痛。果然,之后这两者的关联性在医学上得到证实。
“这是一个情报学中比较基础的从引文网络研究视角出发的例子。”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陈云伟表示,人们浏览科学文献时,往往关注的都是文献本身记述的内容:有了什么新的发现或成果,提出了哪些论点,抑或开辟了哪些新的领域。
但在情报学研究者的眼中,文献作者以及文献引用或被引用的相关信息,却有诸多草蛇灰线,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升级”和扩充,包括引文网络在内的网络社团分析方法引起关注和探讨。近日,由陈云伟主要撰写的《网络的社团》一书正式出版,围绕网络社团分析方法在情报分析,特别是在合作网络和引文网络两大科学计量学研究热点领域的应用这一核心问题,对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
科学家之间“无形”的科研合作交流
在当下的全球科研系统中,科学家为了获取成功,探索科技前沿,也越来越重视合作,彼此之间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大大增加。科学家之间通过合作促进科学发展,实现整合资源和专业知识、跨国家和跨学科分享新观点、指导缺乏经验的学者或研究生与他人合作。
陈云伟谈到,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可能会由具体的组织或形式确定下来,例如举办会议、成立联盟、设立机构等。但科学家之间也存在非正式的、无形的合作网络或圈子,《网络的社团》一书中就是专门章节针对这个无形的科学家合作网络进行研究分析。
科学家合作网络结构及演化分析是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陈云伟表示,从科学计量学角度来看,开展合作网络研究,捕捉社区内科学合作的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领域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揭示知识共享与知识互补。
科学计量学领域以科研文章的作者作为研究对象时,从研究科学结构的角度出发,作者间形成的社团就可以称为“科学共同体”,又被称为“科学家的共同体”。共同体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产生联系的方式,有直接交流与合作,也有间接交流与合作。陈云伟表示,其中直接的联系是不需要中介的,科学家之间可以直接进行沟通对话,主要形式是论文合著;间接的联系需要通过第三方中介来产生联系,主要的形式就是论文引用。
通过上述这些形式,科学家或者科研团队就会存在特定且无形的圈子,保持一定程度的交流,形成关联,从社会网络角度来讲,就可能会形成可被识别的“网络社团”。
“通俗来讲,网络社团就是社会网络中在合作、引用或主题方面更紧密联系的‘点’之间形成的团体或圈子,联系较为稀疏的“点”可能就会被划分到不同的社团里。”陈云伟表示,对合作网络而言,主要通过对论文作者的分析统计,看科学家们之间形成的联系圈子,而引用网络分析主要就看论文间引用或被引用形成的关联,主题网络就是看文章的主题词或相关概念的重合或相似性等。
在《网络的社团》一书中,阐明了网络社团的概念、典型社团划分算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科学结构和科研范式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该书是专门介绍情报学研究领域网络社团分析方法及实践应用的专著,收录了陈云伟团队近年来开展的情报分析实践工作成果,相关内容可供情报学研究人员参考。
分析网络社团变化做好前瞻布局
本书的研究成果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陈云伟表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态势明显,固有合作规则不断被打破,我国需要探索科技开放合作新路径、新举措。“网络的社团分析通过构建符合客观事实的网络,开展社团划分研究,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揭示学科领域的科学结构,有利于快速清晰地认识领域研究领军人物与科研团体或科学共同体,支撑科技合作的组织与开展。”
例如,网络的社团分析可以用于支持优秀人才发现与成效评估工作。利用科学家合作网络、引用网络或整合两者的混合网络的结构和特征,可开展针对人才的评价与遴选工作,通过每位作者在这些网络社团中的特定位置、关系与发挥的作用来客观揭示潜在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各类高层次人才与优秀的青年科学家,进而最大化地提高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效率。
“从动态上来讲,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社团的变化,从而探究某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变化。”陈云伟指出,学科内或学科间网络社团的组成、分化或者重组一定程度上都反应了该学科或领域发展的方向或态势。“通过及时观察新的变化,可以指导我们做一些前瞻性的布局。”
关于网络社团的研究,陈云伟在书中也提出了一些思考。
例如,利用合作网络来揭示科学结构的研究虽然颇具价值,但是依然要关注合作网络本身存在的悖论。他认为,尽管合作一直是学术工作的核心,但在评价科研绩效和践行科研合作过程中引发的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冲突这一现实,尤为值得关注。
在基于引用关系开展网络社团研究方面,陈云伟指出,一部分是对论文结果持赞同的正向引用,一部分是简短陈述或重新表述论文结果的中性引用,还有一部分可能是不认可或暗示论文结果的缺陷及错误的负向引用。若对这三类引用都建立统一无差别的引用关系,很可能导致划分到一个社团内的作者或文献的研究内容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相似。“区分引用动机类型构建引用关系,是今后值得关注的问题。”
《网络的社团》,陈云伟、蒋璐、张瑞红、肖雪著,科学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定价:88元。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