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搭桥,海外人才与科创平台双向奔赴

张楠 张超梁 高晓静 / 中国科学报
2023-11-03 11:17:42
“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还能喜获柴之芳院士等业界大咖的多年科研心得。”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完成博士学业后,继续在澳大利亚进行博士后研究的吴宇明,11月2日在第六届“材料+”世界青年学者学术论坛期间表示。



论坛现场。宁波材料所供图


作为2023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主体活动之一,该活动由宁波市委人才办、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主办。


作为常态化的国际人才交流平台,该活动迄今已吸引百余位青年学者扎根宁波。


青年学者常“回家”看看


“开展交叉研究的前提,是要改变旧的思维模式、研究方法、知识结构、工作程序以及队伍组成,要在实体和虚拟、稳定和灵活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以达到科学创新目标。”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材料所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柴之芳分享题为《浅谈交叉学科研究》的特邀报告,勉励青年学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做报告。宁波材料所供图


现场汇聚了来自德、法、美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位青年学者,其中不乏早稻田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德国汉堡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者。他们也将按照各自研究领域,分别参加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材料技术分论坛,并作学术报告。


即将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简称马普学会)高分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的豆德海,将在生物材料技术分论坛上做主题报告《热活性延迟荧光与室温磷光分子的设计与机理》。


在赴海外攻读博士前,豆德海在上海等地求学,他表示:“我看好宁波的双创环境,希望能在宁波发挥专业所长。”


吴宇明也将在新能源分论坛上,分享《用于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阴极的气体扩散电极研究》主题报告。与豆德海不一样的是,他2018年从宁波材料所硕士生毕业后,于当年底,在成功申请昆士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同时,其创建的超量子团队签约入驻启迪科技园(宁波),成功双创。这次专程从澳大利亚回甬参加论坛。


“我准备积累一段时间的国外双创经验再回国。”吴宇明又一次确认了,“宁波是首选的回国双创之地。”


双向奔赴的“金桥”


“我向师弟传递今年的活动信息后,他欣然参加。”豆德海在马普学会师兄、宁波材料所研究员胡本林,正是该通过第二届论坛活动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当年,胡本林正在马普学会高分子研究所做博士后,“听说有这个活动,就想‘回家’看看,了解宁波材料所最新的研究方向”。一趟“回家”,让博士毕业于宁波材料所的胡本林,更坚定了回国决心。


今年夏季,《科学》杂志发布宁波材料所关于弹性铁电材料的科研成果,该项成果被审稿人认为“开辟了'弹性铁电'这一全新的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学院和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硕士生高亮为第一作者,胡本林及其读博士时的导师、现在的团队负责人李润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宁波材料所副所长杨桂林表示,“材料+”世界青年学者论坛自2018年开始举办,是宁波材料所搭建的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汇才聚智载体和常态化国际人才智力项目合作交流平台。


目前,该系列论坛活动已吸引100余位优秀青年学者选择扎根宁波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个活动是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宁波科创平台‘双向奔赴’的桥梁。”胡本林感慨道。


版权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立即下载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