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发布

江庆龄 / 华东师范大学
2024-04-29 21:02:24

4月2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发布《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报告显示,具有更高水平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学生在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且缺勤和迟到的次数也较少,他们对完成更高学位的期望也更高,并期望拥有更高级的管理或专业工作。 

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多地与人类的认知、社会情感能力及价值观融合,这意味着当今教育的目标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如好奇心、开放思维和共情能力等,使他们能够自信地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OECD所发起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正是尝试在国际范围内收集这种“看不见的能力”的真实数据,而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可以教授的。

现场,社会与情感能力课题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发布“中国(济南)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主任黄忠敬发布“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国际比较报告”。

袁振国发布“中国(济南)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报告”。

  ↵黄忠敬发布“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国际比较报告”。

据介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是OECD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全球测评的唯一中国代表。2022—2024 年,研究中心与山东济南教育局合作,开展了中国青少年的测评工作。2023 年5 月,OECD开展第二轮关于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正式测评,10岁组有7 个城市或国家参与,15 岁组有16 个城市或国家参与。济南市代表中国参与了这两项测评,共有172 所学校参加,近万名学生、教师和校长参与测评,形成了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国际比较报告以及各专题报告。与全球十六个城市或国家相比,中国济南学生表现亮眼,在测评中有多项能力居全球首位。 

正式测评中的5大维度和16项子能力。图片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立即下载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