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以党建促创新,“跨界”的系统生物学家

江庆龄 / 中国科学报
2024-07-25 09:44:17

学术带头人、妇委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以下简称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李虹身上,有着多个“标签”,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如彩虹般多彩。

这些身份汇聚成一起,则是简单的白色。回归人物本身,李虹是一位纯粹、热爱科研的科学家。她被科学的未知所吸引,也为经过努力问题得以解答而欣喜。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上海市科技系统“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上海市科技系统“三八红旗手”称号、研究成果曾入选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应用......李虹却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

李虹。

“跨界”的系统生物学家

作为生物(BT)与信息(IT)融合的科学家,李虹自学生时代以来,经历了几次跨界。

2005年,李虹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中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当同学大多数都去IT或金融行业时,怀着对生命科学好奇心的她,决定去生物学领域看看,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读博,扎进生物信息学领域。

2013年10月,李虹从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再次回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从助理研究员开始,把研究方向从遗传病转向肿瘤,并将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应用于肿瘤研究。

从数学到生物、从遗传病到肿瘤,回顾这段看似曲折的科研之路,李虹走得不急不躁且坚定。“学数学是偶然,但我非常感谢这段经历。”李虹表示,“本科阶段的基础训练非常有用,有一些知识现在依然可以用到。”

经典生命科学研究大多从假设出发、以实验为主,而生物信息学则是数据密集型的研究。面对假设驱动和数据驱动的鸿沟,首先需要听懂对方的语言。李虹指出:“厘清大数据和生物临床问题之间的逻辑,需要从整体、系统的视角去理解科学问题,再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解决”。听起来似乎不难,但两者的无缝结合,离不开学科交叉,同时需要生物学家和临床医生之间长期的思想碰撞。

问最重要的问题,啃难啃的“硬骨头”。目前,肿瘤研究是前沿生物技术最为集聚的领域之一,这要求科学家针对新技术持续迭代、优化计算方法。

李虹同合作者在肝癌个体化用药的智能分析和应用、肝损伤再生、胰腺癌肝转移等方向取得系列进展,形成了“科学问题-产生数据-深度分析-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研究闭环。

“近几年,我们聚焦单细胞和空间多组学数据的共性问题和技术瓶颈,整合分子组学和病理表型,以期通过系统生物学发研究策略,持续优化研究方法,提升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李虹说道。

同时,李虹结合临床医生的诊断需求,开发病理切片的人工智能模型。“诊断结果直接关系着病人的治疗方案,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工作,帮助到更多临床医生。”李虹表示,“这是课题组的一个新方向,虽然未必能在短期内看到成果,但非常有必要坚持下去。”

“以党建促创新”

李虹是一名有着二十年党龄的科学家,对她而言,将科研同国家需求相结合,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担任计算生物学第二党支部书记以来,李虹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党建工作有效融入科研工作。

近些年,我国肝癌的流行病学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在疫苗的普及下,原本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癌症得到了控制;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长期的慢性脂肪肝发展为肝癌的患者开始增多。

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是否可以结合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在病人的症状发展为癌症之前就开始早期防控,变治“已病”为“未病”?

李虹认为,应该发挥营养与健康所的建制化优势,结合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去做一些事情。她主动转变研究方向,带头参与营养与健康所重点部署的“揭榜挂帅”科技任务,同研究所聚焦代谢和免疫的课题组合作。“即便同是湿实验的实验室之间,工作内容也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合作前期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互相沟通学习。”李虹说道。

如今,因为“对共同的科学问题感兴趣”而形成的合作团队,已经形成了“分可独立作战,聚可合力攻关”的氛围,他们协同攻关,共同打造“营养-大数据-健康”为一体的“治未病”平台,探索慢性脂肪肝炎转变为肝癌的机理。

在李虹的带动下,计算生物学第二党支部已成为营养与健康所“以党建促创新”的科研新标杆。2023年,她和其他单位的两位党支部书记共同牵头,联合举办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生物信息学青年论坛。

“我们希望以党建为抓手,把各个单位组织起来,为不同课题组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李虹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落实到不同支部的科研人员合作申请项目,但是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李虹在学术年会上进行报告分享。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从学生到导师

作为一名由中国科学院培养的“国产”学术带头人,独立成立课题组后,李虹把相当一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学生培养上。

系统生物学是一个对综合素养要求很高的领域,需要掌握生物学、数学、信息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李虹课题组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兴趣点。她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每一位刚入组的学生进行深度沟通,传授入门交叉学科的方法,并帮助他们确定适合自己的课题。

“做第一个课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其实是在学习并了解如何探索未知,过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打击。”李虹补充,“我不希望我的学生将来带着畏难情绪或者遗憾毕业。”

从第二个课题开始,李虹开始鼓励学生做更有挑战的课题,主导课题的设计,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期间,不乏有学生的选题进展遇到了一定的阻滞,李虹可以感受到他们面临的压力。在协调资源、寻找合作伙伴解决问题的同时,她也会反复去和学生强调课题的重要性,解释进展缓慢的原因。

“我在学生阶段,也在科研中遇到过困难,这是很正常的,我很担心学生会因为课题的不顺利而自我怀疑。”李虹希望用自己的经验教会学生在困难中成长,给他们更多的信心。

在李虹的指导下,近年间实验室陆续有科研成果发表,她为学生开心的同时,更欣慰于他们的成长。李虹也期待着,和学生们一起解决更多难题。

版权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立即下载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