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主要存在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海岸线上,形成坚实的天然屏障,守护着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平衡。
红树林。
过去的50年间,由于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20%~35%大面积退化或死亡。1973年以来,我国红树林面积减少约43%。保护和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迫在眉睫。
受限于红树林修复生境改造、定植空间及育苗等技术瓶颈,南方各省进行了红树林生态修复,但成效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其生态系统健康岌岌可危。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戴志军及其团队携手北部湾大学教授黄鹄、王日明,历经十年潜心研究,经历多次大规模的野外踏勘,在红树林苗木培育、移植栽培、种植地生境改造与种植后养护技术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修复策略,不仅攻克了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技术瓶颈,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都已被证明将带来显著的现实效益。
平陆运河出海口沙井非宜林地改造实验现场。
“一年生、二年死、三年死光光”,是束缚红树林成活率极低的魔咒。团队另辟蹊径,提出了本地红树林胚胎大钵育苗、根系无损移植与聚集定植的营林新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成功研发了可抵御波流联合动力影响的胚胎-幼苗栽培模式。戴志军把这一团聚结构比喻成“抱团取暖”,提高红树林成活率的同时,也拦截了漂浮水体的红树林胚胎,使其着床发育,从而缓解苗木数量匮乏与补种的问题,为红树林规模化种植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戴志军团队在孔雀湾高位虾塘实现了“高能”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将动力-沉积-地貌-生态四大要素有机结合,构想出“虾塘适宜红树林定植的客土甄选”“近自然滩-沟系统塑造”及“抱团取暖式红树林移植”等成套技术体系。目前,团队已修复了钦州湾金鼓江孔雀湾废弃虾塘80余亩,定植的红树林历经三年仍保持成活率95%以上,达到可节约红树林保护修复总投入30%~60%的显著效果,堪称“孔雀湾模式”奇迹。
此外,团队前后在广西最大的河口南流江出海口的七星岛进行十几次科研实验,提出“基于滩地水沙变化进行竹垄设计,创建红树林前缘低滩宜林生境”的创新观点,研发出“近自然红树林生境改造与生态修复技术”。利用该技术设计的竹垄,不但将低滩淤积速率提高了约1.5倍,让竹垄间距成为爬行动物的生态廊道,同时竹垄可拦截悬浮于水体的红树林胚胎,让其沿竹垄发育成林。
经过三年实验,该技术已经使南流江口约180亩非宜林低潮滩几乎都生长了纯自然红树林,极大节约人工种植红树林成本,成就了南流江口七星岛低滩非宜林地成林的案例,被称为“七星岛模式”。该模式也被应用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平陆运河出海口沙井岛的红树林修复与非宜林地营林。
团队正在进行地貌观测。图片均由戴志军团队提供
“红森林非常有灵性,我常常把它们看作是海滨守护精灵,有极为罕见的植物‘胎生’,还能在数次潮汐涨落中屹立不倒,”戴志军说,“随着科研与实践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曾经受损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将逐步恢复生机,为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