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按指标、全面、高质量完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各项建设任务。”2024年5月15日,验收委员会走进了外形酷似鹦鹉螺的上海光源实地考察,在听取专业组验收意见并审核了相关材料后,如是评价道。
2024年,也是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光源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邰仁忠与上海光源共度的第20年。从大科学装置的用户到建设者,从“新兵”到领导者,他参与了上海光源从设想到建成的历程,也亲眼见证了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这一路走得不容易,但每一步都掷地有声。
2003年,35岁的邰仁忠得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应物所)即将启动建设上海光源——这将是国内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
字如其名,上海光源就是能够提供不同波长的同步辐射光的装置。和一般光源不同的是,它“照亮”的是微观世界,让科学家们能够捕捉并观察到原子和分子层面的结构及运动轨迹。
作为一名手握同步辐射科学博士学位的科学家,这个机会,邰仁忠已经等待了许久。“我1999年博士毕业的时候本想回国发展,但苦于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环境,就又在日本做了两轮博士后。”
即将出站的邰仁忠,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手中的工作机会,在次年4月回国,加入上海应物所,成为上海光源的一员。在国外求学和工作期间,邰仁忠是大科学装置的用户,做出了非常漂亮的科研成果,回国后,则摇身变为建设者,前期着实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摸索学习期。
邰仁忠至今仍记得,项目启动时,团队从国外购置了一个昂贵的核心器件,检测结果却提示该器件质量不合格。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如果真的出现问题,不仅意味着经费浪费,还可能会延误项目进度。所幸的是,后来经过仔细检查,确认了器件本身没问题,而是测量有误。
“工程建设的逻辑和科学研究完全不一样,设备好用、可靠是最重要的,某个细节出了问题可能就会影响使用。”邰仁忠说道。正是凭着团队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控,在上海张江的软土地上,稳定且稳固的上海光源拔地而起,2009年5月6日,首批7条线站正式对用户开放。
但邰仁忠深知,上海光源一期工程仅解决了我国第三代同步光源有无问题,线站数量尚有限,远未达到“国之利器”的标准。在一期工程竣工后,他和同事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二期建设规划工作。
这一次,他们制定了一个更宏伟的蓝图,瞄准国际前沿,提“质”增“量”并重,誓要让上海光源在全球舞台上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2016年11月,上海光源二期线站工程启动建设,采取“建好一批、开放一批”的模式,在项目验收前,新建的线站和实验站就已投入使用。
一边工程建设一边正常开展实验,听起来很是矛盾。“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工程管理流程,充分利用机器维护的时间进行安装调试。同时,新建线站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低能激光伽马线站能够与同步辐射线站同步运行而不受其他线站影响,这在国际上是独有的。”邰仁忠说道。
2023年7月,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全部建成,主要包括新建16条性能先进的光束线和实验站、拓展光源性能、建立用户辅助实验室和用户数据中心等。
2024年5月15日,在开放十五周年之际,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成绩十分亮眼:项目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了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关键设备、建成了一批关键性能指标位居国际前列或独有的光束线站……
“现在,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已经从之前的学习模仿转变为自主创新阶段了。”让邰仁忠更欣慰的,则是“用户体验”。“上海科技大学12月份上线的《自然》论文,用到了上海光源二期新建线站;中国科技大学李良彬团队OLED显示屏的不少工作也是利用二期线站开展的,我们见证了其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的历程。”
现如今,上海光源共有34条束线和46个实验站,能够满足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工催化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需求,已然是国际上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中线站数量最多、能区覆盖范围最广、实验方法丰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我们另外有几条新的线站也即将建成,数量变化太快,有时候我也会记混。”邰仁忠笑道。
邰仁忠正带领着团队,继续给自己“加压”。他们一方面仍在持续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期让上海光源的性能指标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也在探索把上海光源做成“桌面型”的通用型装置,服务于工业需求。
“我们正在积极筹备第五代同步辐射光源的研发工作,虽然国际上尚未形成定论,但我们有信心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邰仁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