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学生参赛,上海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落幕

江庆龄 / 中国科学报
2025-03-03 10:33:16

3月2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宝山区人才工作局、宝山区大场镇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四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以下简称大赛),在上海大学落下帷幕。

本次大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核心理念,旨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自启动以来,共吸引上海市19所高校的227支队伍、826名学生报名参加。

比赛现场。

  

大赛涵盖了多个工程领域,设置了新能源、智能+、虚拟仿真三大赛道,全面覆盖了当下工程技术的热点领域。

“智能+”赛道包括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智能救援三个赛项,不仅考验了学生们的机械设计能力,还对他们的算法优化、传感器融合及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高要求。

新能源赛道包括太阳能及温差电动车两个赛项,各高校选手围绕“可持续能源的利用与开发”这一核心主题,灵活运用温差发电、新型太阳能发电等方案,实现高效储能优化。

虚拟仿真赛项下设工程数字化场景和企业运营仿真两项。其中,工程数字化场景赛项以工程实践为主题,集合了数字孪生、计算机图形学、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参赛学生作品以数字资产的形式呈现,将工程实践场景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延伸和辐射。企业运营仿真赛项通过虚拟平台,以在线的形式进行竞技,各参赛团队通过角色扮演,真实还原企业运营过程。

参赛学生。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大赛主要承办单位、上海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郭帅在赛后总结中表示,举办此次大赛的核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工程学科的兴趣和创新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他强调,大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通过实践项目的锻炼,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者从上海大学获悉,本次大赛的最终获奖名单待上海市教委审批后予以正式公布。

版权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立即下载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