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0日,是第六个全国珊瑚日。当天,“让山看见海之我在长隆种珊瑚”专家大讲堂在横琴长隆飞船乐园举行。数十组亲子家庭走进横琴长隆飞船乐园“珊瑚秘境”展区——这里矗立着全球最大的活体珊瑚缸,100多种、约3万株珍稀软硬骨珊瑚在此安家,1万余条色彩斑斓的海水鱼穿梭其间,生动还原了海底生态的绚丽图景。
“原来珊瑚会动!好像在海里跳舞一样!”活动现场,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拉着妈妈的手说道,沉浸式体验让“海底世界”不再只是书本里的文字。据悉,本次活动通过近距离观察珊瑚、专家讲解及亲子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公众普及珊瑚的科学知识,积极培养青少年保护海洋、珍爱自然的意识。
“珊瑚礁仅占海洋面积的0.17%,却栖息着全球约1/4的海洋生物。”被亲切地称为“珊瑚妈妈”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珊瑚大讲堂”。她通过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介绍了珊瑚的类型、珊瑚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珊瑚面临的危机等内容,并呼吁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一起守护海洋、呵护珊瑚。
活动现场,孩子们还变身“小小珊瑚研究员”,亲手参与珊瑚保育的实际操作:认识维生系统、观察珊瑚复育流程、体验为珊瑚投喂丰年虾,指尖的触碰让“保护珊瑚”从概念变成具象行动。家长张女士说:“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教育比书本上的知识更直观、更深刻。”不少家长反馈,孩子通过生动的科普课堂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在心中深深埋下了环保的种子。
作为珊瑚保育科研实践基地,横琴长隆飞船乐园的海洋保护行动不止于此。9月下旬,横琴长隆飞船乐园还将联合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团队开展海底珊瑚复壮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珊瑚野外种群恢复,让“守护珊瑚”从单次活动延伸为长期行动。
据悉,“让山看见海”是地理联结,更是代际责任的传递,它凝聚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共识,搭建起人与山海对话的桥梁。横琴长隆飞船乐园保育专家李湛伟表示,“我在长隆种珊瑚”不仅是一场科普活动,更是一次生动的自然教育实践。未来,长隆将继续携手科研单位与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海洋环境保护事业,让更多人在心中种下爱海洋、护珊瑚的绿色种子。